新冠患者普遍有胃肠后遗症!中山六院研究登上
近日,我院胃肠病学研究所在《柳叶刀》子刊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90天的胃肠后遗症”的研究成果,此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由中山六院、中山大学胃肠病学研究所和全国多家医院及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由中山六院研究生翁敬容和博士生李屹晨,邹一丰副主任医师和朱立新副研究员、兰平教授等共同完成。
研究发现,大量新冠病人出院后出现疲劳、肌无力、睡眠苦难、焦虑、抑郁和肺功能受损等长期后遗症。该团队去年4月针对“武汉以外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胃肠症状”发表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非常普遍。基于此,中山六院作为有胃肠特色的医院在业内率先关注了新冠患者出院后胃肠道相关的后遗症,分析了117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康复患者出院后90天回访的临床数据,发现44%的患者在出院后90天呈现了胃肠道相关的后遗症。其中,常见的胃肠道后遗症包括厌食(24%)、恶心(18%)、反酸(18%)和腹泻(15%)。
研究同时收集了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90天的血液检测结果,有消化道后遗症的患者在出院后90天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无消化道后遗症患者。同时血液检测显示,有胃肠道后遗症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较高,其他无差异。
综合病人的病历信息发现,下降的血氧饱和度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一种抑制胃酸的药物)会导致胃肠后遗症的发生率上升。相反,病人住院期间使用肠内营养可降低胃肠后遗症的发生率。对于每个具体的胃肠后遗症,研究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会导致出院后厌食的发生率上升,而男性患者的厌食发生率比女性患者更低,但男性患者腹泻的发生率更高。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更容易导致出院后恶心发生,而肠外营养能降低出院后恶心的发生率。血氧饱和度下降、体重超标以及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会使出院后反酸的发生率上升。住院期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出院后胃肠道后遗症没有关联,这点是出乎意料的。
这些结果均提示:
新冠病人出院后需关注相关的胃肠后遗症。“新冠病人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可以预防胃肠后遗症的发生,凸显了营养支持在新冠治疗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缺氧不仅发生在伴有呼吸困难的COVID-19患者中,许多无呼吸困难的患者也会发生缺氧。无症状低氧血症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这种情况,即血氧饱和度降低,但病情不严重的患者出院可出现胃肠道后遗症。”朱立新副研究员说。
认识新冠胃肠道相关后遗症的普遍存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策略以及选择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新冠肺炎的患者随访及复诊时应该给予患者胃肠道后遗症更多的关注,同时也对护理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有重要意义。
本文指导专家
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 兰平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六院前任院长、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六区主任、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中山大学胃肠病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擅长领域:结直肠癌及炎症性肠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克罗恩病并发症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中山六院名优专家门诊)
胃肠病学研究所朱立新博士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中大附属六院兰平团队主要从事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分子医学研究。有贡献的领域还包括脂肪肝和肠易激综合症。
研究方向:消化道疾病的基础和转化研究,相关疾病包括脂肪肝,肥胖,代谢综合症,炎症性肠炎,胃酸相关疾病和便秘。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是脂肪肝的病理机制,发表多篇高引用的研究论文,其中关于肠道菌群在脂肪肝病理发生的作用的工作每年被同行引用超百次。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和研究机构作主旨演讲
结直肠肛门外科五区 邹一丰 副主任
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
在胃肠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食道、胃肠、胰腺外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胃癌、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均有深入的研究,对便秘、痔及肛瘘等有独到见解。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结直肠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及抗肿瘤免疫治疗。先后主持省级科硏项目4项,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学研究项目,“结直肠炎症与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获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期刊10余篇。
文章来源:《国际研究参考》 网址: http://www.gjyjck.cn/zonghexinwen/2021/041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