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康复启动越早越有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
图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中,患者接受康复治疗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近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与全球领先的的德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品牌霁达康复在该中心成立三周年之际,围绕临床成效、患者特征、质控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发布了《2019-2020年度康复临床成果报告》,报告指出“卒中康复启动越早,功能恢复效果越好”、“中国卒中患者中近三分之一患者伴有失语症问题”,这两点结论对指导卒中后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恢复都有着重要和指导性的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可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6秒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为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科学理念。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并实践宝贵的康复黄金期。在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76%的患者就在卒中发病后的6个月内启动了康复治疗。
该报告对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发现他们经康复治疗后,早期巴塞尔指数(评定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率达到138.5%;其中发病6个月内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恢复良好,巴塞尔指数(评定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率达到36%,国际功能独立性评定标准指数(评定患者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改善率达到28.6%。
图说:利用分层级评估体系,医生为患者量身定制康复方案
这些临床数据结果都显示,6个月内启动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改善值远高于其他发病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再次印证卒中康复启动越早,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对卒中患者进行详细评估是发现问题根源、精准康复方案的重要前提。自2019年初,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霁达康复)开始推进分层级评估体系的使用。这套体系是康复医学科基于德国康复理念自主设计,从患者整体生活状况,功能状况和个体局部功能进行详细评定,涵盖了活动能力、独立生活状况、手功能、言语、认知等多个方面约20个评估量表及200多条个体化评估条目,精准探究卒中患者的功能问题、量化功能受损程度,从而真正做到康复方案的“量身定制”。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霁达康复)负责人、来自德国的舒乐博教授说,“我们发现中国卒中患者中,26%-38%的患者伴有失语症问题,语言能力的丧失不仅让卒中患者失去了与家人和社会交流的能力,也给患者的心理带去了不可估量的重创。今年我们临床团队将着眼于神经语言学领域,引入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先进治疗手段,例如旋律音调疗法(MIT),强制性诱导语言疗法(CIAT)和强化语言行动治疗(ILAT),以期帮助更多失语症患者重获‘声音'。”
通讯员 蒲欣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文章来源:《国际研究参考》 网址: http://www.gjyjck.cn/zonghexinwen/2021/0408/622.html